慧治Online Café
跨域共享經驗談,教學創新level up!
因應AI及線上教學工具席捲教育界的熱潮,第五季慧治Online Café以【科技驅動自學】為主題,邀請來自教育界的教授、講師、老師們分享運用科技輔助教學的方法及運用案例,歡迎老師們一同在週六上午,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啟發教學的靈感!運用科技工具,有效率的解決教學困境,讓教學效益與創意最大化。
重點摘要
  • 劉襄誼老師:幫助學生先建立起「自主學習」概念,並結合e-Peer養成每週記錄學習進度和自我檢核的習慣。
  • 吳明龍老師:在e-Peer上記錄每週貼文,不僅建立起學生的運動和反思習慣,也拉近了師生關係。
  • 蘇聿廷老師:設計出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學習任務,並從他們的學習記錄中看見多元素養能力展現。
  • 藍天壕老師:結合e-Peer,讓跨年級、跨班級的同學有更緊密的討論,並留下每一次的學習紀錄。
  • 胡中中教官:將課程結合不同教學工具,讓學生有大量練習「表達」的機會,展現更多元的學習風貌。
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有他值得學習的地方。

台中惠文高中
|劉襄誼老師

近幾年都在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專題課程的劉襄誼老師,很喜歡嘗試新的教學工具,並融入到課程及班級經營中使用。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e-Peer共學平台,並決定導入本學期的自主學習課程中應用。
襄誼-01

利用心智圖幫助學生了解自主學習計畫的架構

針對自主學習,已經有豐富經驗的襄誼老師提到「學生不是不會,而是從0到1的過程需要被疏通。」加上學生普遍對於「自主學習」的認知和意義不甚清楚,故老師通常會先邀請學生討論,後續再透過簡報、線上說明會的方式,建立基本概念。在規劃自主學習計畫時,襄誼老師先從引導學生找主題開始,並透過每次課程設定的目標,幫助學生從了解自我興趣開始、畫出心智圖並進一步到查詢大學目標科系所要求的能力和知識,使用ChatGPT輔助,將18週的架構製成表格,讓同學建構出一個基本的自主學習計畫。
襄誼-02

襄誼老師的學習圈短短一學期已突破600篇貼文

學生在執行自學計畫的期間,除了每週要在學習圈中留下學習紀錄,幫助老師追蹤計畫執行進度之外,襄誼老師也大力提倡「共學」理念。鼓勵每一位學生在聆聽同學的主題報告之後,在e-Peer寫下回饋,交流不同的觀點並從中互相學習優點。有同學回饋在e-Peer使用「引導精靈」功能,可以幫助他快速歸納出要記錄的重點項目有哪些;也有學生提到每天記錄的優點,就是讓他在週日反思計畫進度時,都能完整地回顧過去一週的內容,老師也會隨時透過留言給予回饋和指導,更督促他確實地執行計畫。
襄誼-03

學生自主參與e-Peer平台上活動,完成學習挑戰並拿到證書

在交流中教學相長,留下學習的軌跡。
桃園永豐高中
|吳明龍老師
明龍老師使用e-Peer共學平台最初的目的是希望輔助班級經營、拉近師生關係。將這學期的運動課程「e起運動吧」結合e-Peer,希望可以落實108課綱的理念,鼓勵學生自動去記錄運動,幫助學生製作學習歷程,達到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認為如果只是單純講課會過於單調,故使用這樣類似社群式的工具讓學生方便上手,更利於培養記錄生活的習慣。
明龍-01

明龍老師使用e-Peer平台的主要動機

這門是高三生的課程,明龍老師希望可以透過e-Peer讓學生有地方表達壓力,而老師也可以用留言的方式去陪伴他。明龍老師將貼文分成十次的課後作業,讓同學記錄平日的運動過程,也鼓勵他們寫下運動帶來的反思。老師發現到學生不僅分享跟朋友一起運動的過程,還會寫下生活中重要的一刻(如:高三最後的運動會),還會主動分享跟家人一起運動的過程,拉近家庭關係,這都是很加分的效果。
明龍-03

學生習慣記錄之後,還會主動督促老師給予作業回饋

這門課的同學們來自於5個不同班級,有了e-Peer協助,班級經營更順利,適應期減短。學生在平台上寫下生活中面對的難題和壓力,讓明龍老師能直接傾聽到學生的煩惱,並給予心靈上的支持,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此外更讓他間接了解到更多學校的大小事。而e-Peer不僅對教學上有幫助,學生們也開始主動記錄運動習慣,呼朋引伴一起運動,並在貼文中表達省思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也達成了明龍老師一開始設定【e起運動吧】這門課的學習目標。
明龍-05

將課程結合e-Peer後看見學生產生了許多改變

延伸閱讀:

最後看到他們完整了一份學習歷程檔案,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新竹關西高中
|蘇聿廷老師
聿廷老師想要更有系統性的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歷程,原本每堂課都會細心地設計學習單,但是學生保存不易,期末時較難找齊所有的學習資料。加上對於技職生在學習國文科的知識而言,廣度比深度更為重要,所以老師以文本為基礎,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和情境的延伸活動,幫助學生建構課程中需要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也讓學生在每一週紮實地留下記錄。

在「世說新語選」這門課中,聿廷老師設計的學習任務是請學生幫一位古人設計出客製化的instagram首頁。學生在設計前,就會需要去查找古人相關資料,並思考該人物的背景故事,以及如何在現代化的社群中呈現人物特質,也建立起自主學習的基本態度。例如學生在讀完【雪夜訪戴】文本之後,對於王子猷非常有興趣,在蒐集相關資訊後,得知他是一位書法家,就在學習成果中強化王子猷的作品元素,展現出觀察歸納及藝術創作的能力。
聿廷-02

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和情境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更樂於參與課程

聿廷-03

從課程的學習紀錄中發現學生展現出多元的素養能力

老師分享到請學生將每一堂課的學習心得分享在學習圈,有兩個優點,除了方便批改作業之外,同學們也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心得、交流想法。另外高一的同學在表達和文字組織能力還有所不足,透過「引導精靈」的鷹架輔助,也能幫助他們更能完整地描述學習成果。老師也會要求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貼文中新增「學習標籤」,而在選擇標籤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反覆思考,在這門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習得哪些核心素養能力。
聿廷-01

使用標籤功能,有效幫助學生反思學習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核心能力

在課堂中寫下來的文字,都是學習階段很珍貴的痕跡。
臺東高商
|藍天壕老師
任教生涯規劃科的天壕老師,已經是第二次參與合心育苗計畫。這一次開設的彈性學習課程【南島之心】,透過符號與廣告行銷課程,以體驗活動的方式帶領同學了解人類學與心理學,課程中有來自跨年級、跨班級的學生參與,所以將e-Peer結合到課程中,幫助學生討論任務之外,也可以留下每一次的學習紀錄。為了避免學生分心,天壕老師在課堂中還是以紙筆任務和實體互動為主,最後再預留5-10分鐘,運用E-Exit Ticket的概念,設計出2-3個幫助學生聚焦學習成果的提問,請學生在e-Peer上記錄,幫助他們歸納今日的學習收穫與反思。
天壕-01

透過下課前5-10分鐘的時間,請學生在e-Peer留下學習紀錄

遇到小組報告的時候,就由小組代表將報告內容放在公開的貼文,讓其他組的同學都可以互相觀摩,進行實體報告的時候,由於檔案已經放在e-Peer上了,台上的報告學生可以直接開啟檔案展示,台下其他同學也可以運用留言功能,提供回饋和想法,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

天壕老師也坦言,遇到學習動機比較低落的學生,在引導他們留下學習紀錄的過程中真的比較辛苦,但一旦到了期末,當學生意識到不得不繳交檔案作品之際,此時就會發現需要的文字、圖片等素材都在e-Peer上找的到,不僅對他們帶來極大的幫助,也會讓他們對於記錄「學習成果」這一件事更加地重視。
天壕-02

學生在台上報告的同時,其他同學在台下透過平台給予留言回饋

如果你要學會一件事情,參加比賽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高雄中學
|胡中中教官
去年因指導的兩位學生雙雙榮獲第三屆金質歷程獎優選,因而與慧治教育協會結緣,對中中教官而言,學習歷程是一個讓老師深入陪伴學生的機會,從課程設計、課堂紀錄和撰寫指導三個面向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歷程,以升學導向為目標,從學習開始、過程紀錄到最後的統整,完整地說出一個關於「我是誰」的故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升學成績亮眼,師生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身為學思達全民國防教育社群召集人,且本身擁有30多年主持經驗的中中教官,注意到台灣學生表達能力較為困難,故在學校開設一門「主持力」的選修課程,結合學思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先透過專業的學思達自學,透過開放式的提問啟動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們針對疑問進行討論,老師則從旁協助統整和解釋,並在過程中不斷確認孩子的學習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有非常多的機會讓孩子表達自我,故中中教官發展了一套「主持力」的訓練鷹架,並在每一堂課都會讓學生練習,展現更多元的學習風貌。
中中-02

在「主持力」的課堂中,給予學生大量練習表達的機會

除了運用Zuvio、LINE群組來幫助課程中即時互動和班級事務聯繫,中中教官也在這學期的主持力課程中,結合e-Peer共學平台,進而解決了這幾年來引導學生製作學檔的困擾,像是「引導精靈」功能解決了學生不知如何下筆記錄的困難,有了引導架構,讓學生在完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寫出課程中的學習回饋,再由師長逐步指導進步;另一方面,過去中中教官都採用一對一的指導方式,其實學生們對彼此的學習狀況都很好奇,而e-Peer打造了一個公開觀摩的正向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將學習紀錄像社群般的分享,讓學生們能彼此學習優點,共同進步。
中中-03

「引導精靈」解決了學生不知如何下筆記錄的困難

Q1:有沒有推薦的心智圖?
劉襄誼老師推薦「X-mind」和「GitMind」,優點如下:
X-mind:可離線編輯
GitMind:可在雲端上直接編輯
Q2:ChatGPT的表格呈現是付費功能嗎?
透過下指令的方式,請ChatGPT將結果以表格呈現即可,不需要付費。
Q3:學生如果在e-Peer有言語霸凌該如何處理或預防?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老師可以跟班上學生們說明,在剛剛的過程中自己看見了什麼,闡述前因後果,並分享有什麼想法,及如何做會比較合適。也可以去表達同理班上同學的反應跟情緒,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也許有其他更合適的方式來應對。
先針對全班說明之後,再找當事者們私下了解彼此之間的情況,以及他們針對事情後續的期待,看老師能如何協助他們。因為有了直接的協助處理,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到真實的情境,比起在課堂上舉例,來的更加有效。
e-Peer夥伴也補充,只要在e-Peer上看到有爭議性的文章或留言,老師或學生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檢舉該貼文/留言,暫時將內容隱藏,而後台人員也會再確認其內容的合宜性,進行回復或移除的動作。
播放影音

本篇文章及影像資料已獲得當事人同意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