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治Online Café」
跳脫直覺的框架,搭起反思的鷹架
第四季慧治Online café以【一解課綱新識界】為主題,邀請各位老師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跟著教學現場教師及學界專業講師,一同探索T.R.I.P.適性教學模式,本次邀請到學思達兩位認證講師來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期望老師們用更多元的角度、更寬廣的眼界,一解課綱新識界、翻轉教學的視野。
透過提問,帶學生一起去品嘗文本,透過探究,帶著同學一起解惑
國立虎尾農工|石學翰 老師
在虎尾農工任教國文科的石學翰老師,過去常常被學生問到:「閱讀課可以不看書嗎? 」、「可以不寫心得嗎?」過去學翰老師可能會對這樣的提問感到生氣,但學思達教學法促使了他改變心態及教學模式,並搭配使用iPad和e-Peer共學平台輔助學生多元學習。對於引導孩子反思,老師列出了四個鷹架法寶,除了可以用基本版的O.R.I.D.觀察法結合提問引導,也可以進一步輔以學思達核心講師孫菊君老師的”九宮格引導悅讀”,細化引導孩子的步驟,從書本封面設計、選書緣由到觀後的心情感受等,連結自身經驗,陪伴學生一步步地進行。

08
01

將O.R.I.D.觀察法架構融入課程提問

「老師的眼裡是鷹架,但學生覺得是框架」對於學生而言,老師提供的鷹架是一種是限制。 學生也曾對學翰老師表示過「文言文都是沒用的東西、學國文有什麼用嗎?」但在老師眼中,覺察到孩子對於文言文背後有的恐懼情緒,無奈和壓力,透過對話思辯【覺察、核對、省思】三階段來引導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思考。例如在【出師表】一文中,有學生問到「諸葛孔明是不是情緒勒索劉禪呢?」老師則透過對話思辯,一起帶著全班討論,舉出種種提問:「孔明是否出自於個人或國家利益?」 「語句中是否有負面語氣?」,讓全班一起探討這個案例,也讓同學對於語句賞析有更深入的理解。
02

將素養融入提問設計,形成對話思辨

對於現代詩,學翰老師使用了文學冰山脈絡來閱讀「狼之獨步」,透過學思達講義來提供孩子賞析的鷹架,讓他們了解文中的「物象、感受、觀點、風格特色」,最後用iPad畫出自己理解的文學冰山上傳 e-Peer平台,並上台分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融入了學思達教學法和 e-Peer平台,讓學生在互動討論之餘,也可以記錄下他們反思的內容,幫助老師確認他們的學習狀況。
03
培養思考能力,從「問好問題」開始
國立台東高中|羅勝吉 老師
在台東高中任教的勝吉老師表示在他教學生涯的前15年多為填鴨式教學,只會把知識強塞給學生,無法幫助學生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如果他也認為如果不懂思辯的話,很容易成為思想魁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如果要幫助孩子培養思考能力的話,建議從學習「問對問題」開始,才有機會讓孩子有評估所見所聞的能力,並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好奇心和思考是學生自學的最佳動力,在導入學思達教學法之後,勝吉老師說最大的轉變是發現學生開始「自學」,不僅可以用自己的步調來學習,還能在討論前建立好知識的先備能力。勝吉老師也要求學生上台分享,發現到提供一個舞台給學生之後,更可以讓學生聽到同儕的看法、促進交流;老師也因為從課堂中主導者的角色切換成觀察者,進一步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看法,也讓老師可以不時地反思自己,調整教學方式及內容。
勝吉老師也分享他在校內的「閱讀力課程」如何帶學生做淘金式的思考,以「飼養校犬」的情境為案例討論,帶學生區分出什麼是議題?什麼是結論?什麼又是理由?分享步驟如下: 1.找出閱讀文本的議題和作者論點。 2. 提出合理的疑問。 3. 統整出自我觀點。

透過實際的情境案例,讓學生體驗「淘金式思考」

討論後請各小組把議題和結論寫在小白板上。當勝吉老師發現學生寫不太出來時,就會使用引導鷹架語句,幫助學生抓住文本的脈絡和作者的邏輯。後續也會定期檢視孩子的閱讀能力,要求孩子在期末的學習成果終能以流程圖或心智圖的方式做課程摘要,並提問引導的方式請學生寫省思回饋。這樣的教學法讓他看到學生有正向的回饋,更讓勝吉老師相信教法對學生非常重要。

用引導語句幫助學生抓住閱讀文本的脈絡,協助統整和表達能力

Q1:引導學生反思除了常見的提問法,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嗎?
學翰老師分享反思的基底還是要透過「提問」。除了實際帶學生實地探究,身歷其境,親身體驗的環節之外,也可以回到平日的課堂設計。像是課程中學到紅樓夢的料理,老師會詢問學生哪一道菜他們覺得很特別,帶孩子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此外白話文的主題很多都談自然生態,就會嘗試跟校內其他單位合作,進行生態探索,透過體驗融入課程。
勝吉老師表示提問當然很必要,但後續的追問和學習活動也一樣重要。建議提問之後,可以有一個等待的時間,給學生相對充裕的思考時間,才能讓他們會有比較深入的回答,不然容易流於老師自問自答。而學習活動的反思,則可以透過思考、配對和分享的順序,讓孩子先個人思考,之後與2-3人一組的同儕討論,幫助他們建立安心的討論氛圍,再做分享。
Q2:鷹架架設後,討論出的解決方式或思考,是否會讓學生思考更加狹隘?
學翰老師表示如果引導是有課程趨向,難免會有一個指引,但這個做法不一定是狹隘的定義。孩子如果按照設定的答案來回答,這樣就不符合探究的精神。鷹架本身對於建築是有彈性的,而不是受限制,故鷹架的提供本就是一個輔助。可以透過「對比法」,用回顧的方式,讓孩子思考過去的舊經驗和新學到的知識形成怎麼樣的對比,比較能讓孩子跳脫想法,再進到鷹架裡就比較不會變成所謂的狹隘與局限,會更符合學生個人的想法。勝吉老師也同意學生在初學階段時提供鷹架是很有幫助的。當他還不能梳理自己的想法時,可以給他一個方向去思考。如果孩子已經有能力思考時,就可以放手讓他去探究更多想法。
Q3:請問老師如何設計素養議題或講義,促進孩子反思和自學?
勝吉老師分享從他的教學經驗中,其實學生是有好奇心的。如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老師調整教學習慣,學生就會被帶起來。「如果東西在你面前,你可能不會有什麼想法;如果需要你踮腳尖去拿取,有一點難度,思考和學習就會被帶起來。」建議可以多安排跟課本上的不一樣的情境和問題,就比較容易讓同學有不同層次的思考。
Q4: 專業群科學生學習動機低落,課堂睡覺現象多,如何帶領進入學習討論?
勝吉老師建議可以用一個學生會覺得有趣、令學生感到好奇的情境開始。從讀一段短的文本或看一段短的影片,設計出三種難度層次不同的問題(如暖身題、基礎題、挑戰題),讓同學思考,也以用小組協作的方式進行。

學翰老師就個人經驗,提供以下五點讓老師們參考的小建議:

  1. 運用情境的提問設計設計與課堂機制,引導學生由情境進到文本,比如:賈探春興利除弊,在實用技能班,結合讓學生討論自己與紅樓夢中人物的星座相同,讓學生與文本人物產生連結,一些低國文學習動機的學生,被稱作文本中的人物,眼神為之一亮,也讓學生探索自己的特質與天賦。
  2. 學思達講義設計與分組激勵,在競賽的氛圍與加分可視(海螺計分法)下,讓學生增進學習意願。小組分數轉化為兩到三次平常分數。
  3. 運用第八節課,設計表現任務與相關活動,讓學生與文本有連結,甚至誕生出學習歷程檔案的部分成果。比如:詩經蒹葭,讓學生嘗試練習搜尋生活中的植物與花語,貼近生活,並練習書寫與改編。
  4. 結合數位科技工具,利用3C產品,融入e-Peer 平台,Kahoo等軟體,進行課堂活動或形成性評量,通常是課前或下課前五分鐘到十分鐘。增進學生參與度,也順便複習課程。
  5. 課中與課後師生對話,協助學生覺察自己學習瓶頸,每學期也透過google表單,讓學生自省與回饋課程的內容,下學期初公布回饋內容,讓學生感到自己覺察與意見受到重視。也是一次溝通凝聚學習共識的好機會。 ​

本篇文章及影像資料已獲得當事人同意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