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園高中朱校長交流紀錄

“紀錄要發生意義,你必須去詮釋”

慧治教育協會在「教」與「學」的路上長期透過覺揚研發團隊所開發之學習歷程紀錄平台【e-Peer共學平台】,希望能以適性引導智慧科技接軌教育現場、發掘孩子潛能。

曾任十二年國教課綱委員、現任大園國際高中的朱元隆校長,在105年時被借調到教育部,主要協助規劃 108新課綱與學習歷程,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108課綱真正執行、落實適性選才;慧治教育協會「秉持適性揚才,希望能協助引領孩子探索天賦及發揮生命價值」之核心理念正好與朱校長不謀而合,便偕同覺揚研發團隊,一同促成並參與了這次的線上交流

關於 學習歷程檔案

“你不可能找到所謂『全人』的學生,他會選這個科系,一定就是他具備了該科系具有的特質”

質重於量的能力取向

以往學生都被教育要如何盡可能地去豐富自己的備審資料,而形成變相的軍備競賽,而教授/老師所給予的評分相對來說也是主觀的,朱校長表示這種以「資料取向」為依據的評分標準無法符合適性教育的理念,因此他致力於將檢視學生備審資料的依據引導至「能力取向」:根據學生的學習歷程脈絡,去評斷該學生是否符合該系的特質,進而落實適性選才

成為說書人

過去學生所呈現的備審資料大多都是經美化之後的產物,而現行108課綱下的學習歷程檔案,就是為了減少這種缺乏真實性的紀錄。朱校長認為所有學習過程中的失敗、錯誤、省思、反省都應該被確實記錄下來,這些才是歷程中最具真實性、也最能看出一個學生特質的部分,才是真正所謂「學習歷程」;同時也要避免流水帳亂象,賦予歷程意義、而非單純記錄,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在呈現學習歷程上「說一個好的故事」是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學科不像多元選修課有漂亮的作品成果可以做學習歷程”

“認同新課綱的理念,卻無法實際落實”

108課綱ing

在實際推動108課綱的過程中,不免會碰到很多問題,如何影響老師跳脫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反思能力便是新課綱下最常碰到的情況,朱校長以擔任新課綱協作委員與校長的角度所觀察到的現象,分享經驗並提供見解!

慧治教育協會自創立以來秉持著「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理念,希望透過科技平台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而對於【e-Peer共學平台】的引導功能,朱校長皆給予正向肯定,認為這些豐富功能除了能確實幫助到第一線教師發想教學素材,並逐步引導學生透過執行學會時間管理以及說故事的能力,讓學生能完整記錄下自己的學習歷程,產出屬於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