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高中鄭老師分享國文科專題的學習單導引架構範例

各科如何呈現學習成果

「學習成果和學習歷程一樣嗎?」、「學科不像多元選修課,沒有實作成品可以呈現」、「學科進度趕不完,要怎麼引導學生產出學習成果?」這是許多高中老師在引導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時常提出的疑問。新課綱規定高中職學生在學期間須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而課程學習成果為學習歷程檔案其中一項,內容包含課程作業、實作作品等學習成果,任課老師只要認證成果為課程中所相關產出,不需評分或評論。

在慧治online café線上教育交流活動中,「學習歷程就是進步的過程」華江高中鄭老師用主題式的教學活動,來導引學生解析古典詩詞曲的意涵,並以同樣主題進行應用文創作,加深學生對古文詩詞的閱讀理解及寫作能力,過程中導引學生逐步修改,對比呈現出前後學習階段的不同。海星高中簡老師強調要先知道學習重點及目標,再經由課程設計的鷹架導引學生產出成果。「我想讓學生在這門課後具備設計實驗及設定變因的能力」,以物理科的探究與實作課為例,透過快速、簡單的實驗,學生不僅可掌握到基本的實驗假設及研究的知識,也提升了問題點識別和提問能力。秀水高工林教務主任也認為學習成果的表現應回歸課程目的,可從知識、技能及態度三個面向來作為成果反思的出發點,對比過去的學習經驗以及課後產生的新思維,就能充分展現出成長轉變。

「一個實作成果或得獎作品,要如何串聯過去的課程內容和學習經驗?」龍華科大許教授以大學端的觀點,建議學生以「主題性」來整合不同科目的成果,表現出具備跨領域的學習及整合能力。花蓮高商王校長則表示每一個課程產出的成果可能是獨立的,也未必盡然為優秀、成功的經驗「學習成果是珍珠,而文字是線,串在一起就是美麗的珍珠項鍊了。」說明學生要考慮的重點是如何說出自身的歷程故事,表達個人特質與成長的歷程。

為陪伴師生跨越新課綱挑戰、達到共學共好,慧治教育協會透過【慧治online café】線上交流活動,增進教師同儕間跨校交流的機會,互相分享教學實例。最後一場將討論【統整能力怎麼教?】,歡迎高中職教師們報名參與討論,下學期也會在【慧治online café】裡繼續討論更多老師們遇到的新課綱難題。
花蓮海星高中簡老師在課程設計階段時會考量相應的成果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