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教學
認識適性教育
T.R.I.P.適性教學
適性教學案例
育苗經驗談
合心育苗
第六屆合心育苗
歷屆合心育苗計畫
第五屆合心育苗
第四屆合心育苗
第三屆合心育苗
第二屆合心育苗
第一屆合心育苗
緣起
金質歷程獎
第五屆金質歷程獎
歷屆金質歷程獎
第四屆金質歷程獎
第三屆金質歷程獎
第二屆金質歷程獎
歷屆線上歷程展
第四屆歷程展
第三屆歷程展
第二屆歷程展
歷屆成果發表
第四屆成果發表會
第三屆獲獎心得回饋
第二屆指導獲獎心得
活動專區
eP校園大使
學生增能活動
慧治online café
教師增能研習
e-Peer Tea Time
平台應用交流
適性教育年會
教學故事集
教學故事集
關於我們
關於慧治
人才招募
教育專欄
捐款支持
Search for:
Search Button
X
最後更新:2025-01-10
發佈日:2022-04-12
62 views
朱元隆校長表示e-Peer共學平台的「引導精靈」功能相當亮眼
累積紀錄與反思 ,學習歷程檔案助學子看見未來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自己」流傳千年,這簡單的四個字,如今成了108課綱中重要的精神:希望高中的大孩子們能夠真正認識自己,進而展現自己的特質。如何認識自己?新課綱認為,讓孩子點點滴滴記錄下自己日常所學、所思,累積久了,就能從中發現自己成長的軌跡。這,就是教育部希望高中生能夠建置的「學習歷程檔案」。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此議題,慧治教育協會日前與大園高中朱元隆校長進行線上交流。朱元隆校長曾任十二年國教課綱委員,也是108課綱和學習歷程的規畫者之一。他表示,新課綱帶來的最大影響在於考招方式的改變:降低筆試成績的占比、提供多元的升學方式,這背後的理念是希望台灣的教育體制不再走填鴨路線,並在這個連續的過程中讓孩子擁有活用知識、解決問題、自我學習的能力。
該如何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呢?簡言之,高中的孩子們必須誠實地記錄自己在高中生活中經歷到的種種:成與敗,失與得。這些,都是讓學生在過程中「認識自己」,這需要時時刻刻反問自己:為什麼?真的嗎?發生了什麼事情?規律地記錄這個過程,一天一天透過照片、文字的累積,學生就能逐步掌握自己成長的軌跡。
慧治教育協會秉持適性揚才的理念,推動智慧科技工具,期望孩子們都能藉著記錄自己成長的軌跡來探索潛能,找到自己的天賦。緣此,協會積極舉辦各式活動,例如資安營隊、職涯探索、教師增能研習、合心育苗計畫等,不僅幫助孩子們探索自我、適性展能,也協助教師適性教學,彼此共學、共好。
朱元隆校長表示,多數老師不習慣引導教學,多半採用確認式提問,而非探究式提問,間接造成孩子無法學會反思。慧治教育協會所推廣的
【e-Peer共學平台】
具有引導提問功能,正是希望孩子學會反思式的文字紀錄。朱校長很肯定協會正在一起為教育努力,同時也肯定平台的「引導精靈」能一步步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學習反思。最後協會也強調,學習歷程不是為了升學,而是能提供探索未來職涯方向,讓那些沒有繼續升學的孩子,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想進一步了解這場線上分享的精華請點此:
https://youtu.be/CJPhgsfSIWk
。
慧治教育協會的夥伴們與朱元隆校長在線上交流新課綱與學習歷程檔案
最新活動
活動札記
創新應變: 突破框架,靈活教學
【適性·共學】引領教育變革新方向
從備課到探究實作:自然科教學的跨科合作策略
明辨真偽:科技媒介 媒體識讀
【第六屆合心育苗計畫】成果分享暨課程設計工作坊
育苗歷程札記
從旋律到學習歷程,譜出成長的每一刻
同學開始自動自發地完成課堂作業
實作加深課程印象,e-Peer留下豐富歷程
這些都是他們學習階段很珍貴的痕跡
學生不是不會自學,只是從0到1的過程需要被疏通
師生人物故事
身為老師,如果有我可以努力的地方,我就去努力
只要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就不會覺得累
透過紀錄了解自我,找尋生涯新志向
最好的身教就是讓學生看到老師願意不斷地學習
青春歲月,就是要充滿挑戰
【共學.共行.共好】教育專欄
看見孩子質性的改變
看見特質適性導引到生涯探索
世界真的好大好大
從提問到反思、解決問題創新應變
用「心」交流 教師社群一起探究素養教學
FACEBOOK
YouTube
上一頁
上一篇
疫情下的營隊,共學平台助跨校交流零距離
下一篇
強調自主參與 「混成教學」帶來更多教學新面向
下一篇
測試用123123123
我們使用 cookie 以優化網頁。詳情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聲明」。
確定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