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力:引導學生從「願意學」到「主動學」

第六屆合心育苗計畫 113-1教師增能講座

慧治教育協會的「合心育苗計畫」至今已來到第六屆,主要目標是協助老師透過數位工具引導學生,凝聚有共同理念的教師並持續推動「適性教育」。本屆合心育苗計畫藉由定期舉辦「增能講座」讓教師們針對108課綱的推動重點有更深入的了解。113-1第一場教師增能講座邀請到弘文高中公民科劉襄誼老師,分享她豐富的課堂經驗,透過實際案例一窺自主學習從備課到成果產出的引導過程,期待幫助教師從不同面向掌握自主學習,並順利引導學生從0到1展開自主學習。
正12001200

弘文高中  公民科  劉襄誼

一次抓住「跨領域x議題融入課程」重點​

關於自主學習的好奇與困境

新課綱強調自主學習,想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然而現場執行時,往往有許多挑戰。於是在活動一開場,慧治設計了暖身投票環節,邀請老師們針對自主學習的教學經驗分享意見。

大多數與會老師表示,針對自主學習已有既定教學架構,但仍希望藉由講座了解更多老師的方法來激發教學靈感。藉由「教師」、「學生」兩個不同角度的提問讓與會者深入回想自己在帶領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困難,投票結果發現,最常碰到學生對自主學習沒有想法,教師也常因爲學生的動力不足,在推動上感到吃力。這樣的投票結果引發了教師們的共鳴,不少教師更近一步提出了自己在推動自主學習時更深入的想法與意見,引發交流。

藉由投票暖身活動讓與會者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從「願意學」到「主動學」

引導學生從「願意學」到「主動學」

襄誼老師帶領過許多學生完成完整自主學習計畫,與大部分的教師一樣,剛開始面對108課綱自主學習時有點不知所措,然而在學生的信任與鼓勵下帶領幾屆,也慢慢得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經驗與心法。襄誼老師將整學年的自主學習課程拆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

前-撰寫計畫書

前-撰寫計畫書

暖身活動中有老師提問「如何讓學生具備後設認知,對自我的研究開展訂定架構以及擬定進度」,襄誼老師一開始便將「自主學習」的核心概念拆解重講,藉此讓學生理解自主學習的意義,也清楚計畫執行的架構。為了讓學生在找尋題目時更有脈絡,襄誼老師使用「登頂挑戰」的方法,將自主學習的目標具體化,讓學生從興趣和未來職業考量出發,設定學習主題,並利用心智圖將學習步驟拆解成更小的學習單元,最後使用e-Peer共學平臺的「自學計畫表」功能依序填入內容,一步步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襄誼老師利用登頂挑戰將自主學習計畫拆分成小任務,引導學生逐步完成

中-執行階段

中-執行階段

進入執行階段,面對數十份不同的自主學習計畫,襄誼老師指出科技工具對教師進度管理的幫助。經過多種協作軟體的嘗試,襄誼老師最後選擇了e-Peer共學平臺,邀請學生在e-Peer上發文記錄學習進展。線上工具配合實體課程,定期跟進學生的進度,可以隨時關注進度較慢的同學。學生也反饋透過在類似像社群平台的介面記錄感覺「多了一個人督促自己,比起單純寫備忘錄更加有效」。

後-成果完成

後-成果完成

自主學習每個階段,襄誼老師都會邀請組員「上台報告」,讓學生有機會分享成果並接受同儕回饋,透過相互觀摩有效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同時襄誼老師也鼓勵學生參與外部的比賽和活動,跟校外團隊交流、拓展眼界。
利用e-Peer共學平臺貼文紀錄,讓教師可以隨時追蹤學生自學進度

e-Peer校園大使分享

e-Peer校園大使分享

搭配襄誼老師的主題演講,慧治特別邀請e-Peer校園大使劉佾杰同學分享他在自主學習課程中的經驗。佾杰提到,高中時曾經選過一門「自主學習」的選修課,許多同學都認為這是一門「涼課」,可以滑手機、輕鬆度過,但他認為「自主學習應該是去學習對自己有最大效益的事」希望更好地利用這堂課,學習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知識。在這堂課中他做了兩個專題報告,逐漸掌握了如何確認資料的正確性,並增進自己的表達能力。

佾杰也提到課程中師生間的互動十分重要。比起專業知識,他更期待指導老師對他的自主學習內容有興趣,並且能跟他共同討論、學習。佾杰的分享,讓在場的老師們對學生的需求有了更多了解,襄誼老師也認同並回應,即使學生的主題不在自己專業領域內,教師仍能提供「結構性」的建議,並協助學生連結相應資源。

佾杰認為與其虛度課堂,不如用這段時間研究自己有興趣、對自己有幫助的事

聆聽完襄誼老師與佾杰同學的分享後,與會老師們在e-Peer共學平臺中回饋:

「感謝老師無私分享,讓老師覺得指導難度降低很多,更有動力去嘗試!」

「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計畫很有邏輯與深度,過程其實也要仰賴與老師的討論、釐清想做的事情與建立架構。」

如同襄誼老師在一開始提到的「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要開始才能很厲害。」期待老師們聽完講座後,能一起帶領學生更珍惜自主學習的機會,深挖自己喜愛的事物,並且成為真正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