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更新:2025-02-20
- 發佈日:2025-02-07
- 380 views
慧治Online Café
肯定自我:勇於挑戰,自信成長
肯定自我:勇於挑戰,自信成長
因應108課綱培育學生三面九項核心素養能力的目標,2024下半年慧治Online Café的主題為【多元辯證 創新肯定】,邀請教育各界專家、學者以及現場教師,以引導學生培育自學能力及素養能力為主軸,探討教師如何帶領學生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如同慧治合心育苗的理念,讓我們一同攜手種下名為希望的種子,將學生培育成長、灌溉茁壯。
重點摘要

運用多元表現,為自己創造優勢
東華大學 周緯蓁同學

緯蓁公開分享自己從國中至大學的求學經歷
來自理科家庭的緯蓁,在升上高中後面對文理分科的抉擇,考量到父母皆為工程師,加上老師的建議,捨棄了有興趣的文組,轉而選擇理組。然而,隨著學業表現未如預期,她逐漸發現自己並不擅長學習理科科目。每當老師詢問她是否理解課程內容時,由於害怕承認不懂會影響到老師的教學進度,她總是勉強點頭。成績遲遲未見起色的壓力,讓她對未來感到徬徨。然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掙扎中,讓她決定透過學習歷程記錄和多元表現,挖掘自身的優勢與潛力。
緯蓁積極參與各類課外活動,例如台大牧羊人計畫、白蘭部落參訪等,並連續三屆擔任 e-Peer校園大使。這些經驗讓她有機會和許多不同職業的人接觸,了解各行各業所需的特質與實際在執行的工作,並使她反思自己最想深入探索的其實是考古專業,而不是原本計畫就讀的理工科系。她分享到,多元經歷帶來的收穫,往往不亞於學校的課業學習。她在持續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學習歷程,也不再盲目跟隨他人期望,確立了自己未來真正想前進的目標。
除了活動的啟發外,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她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緯蓁特別提到,她的國中歷史老師以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將故事融入課程,讓她的學習思維更加連貫,也培養了探究歷史事件的能力。這位老師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大大提升她的學習效率,還幫助她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緯蓁積極參與各類課外活動,例如台大牧羊人計畫、白蘭部落參訪等,並連續三屆擔任 e-Peer校園大使。這些經驗讓她有機會和許多不同職業的人接觸,了解各行各業所需的特質與實際在執行的工作,並使她反思自己最想深入探索的其實是考古專業,而不是原本計畫就讀的理工科系。她分享到,多元經歷帶來的收穫,往往不亞於學校的課業學習。她在持續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學習歷程,也不再盲目跟隨他人期望,確立了自己未來真正想前進的目標。
除了活動的啟發外,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她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緯蓁特別提到,她的國中歷史老師以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將故事融入課程,讓她的學習思維更加連貫,也培養了探究歷史事件的能力。這位老師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大大提升她的學習效率,還幫助她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緯蓁說明自己喜歡歷史及考古是因為喜歡聽故事,也喜歡透過實作來學習
在不斷的探索中,緯蓁逐漸意識到,與其選擇熱門的理工科系,不如投身於自己真正熱愛的歷史與考古領域。高中畢業後,她選擇就讀東華大學的不分系學程,希望透過彈性的課程安排,廣泛學習考古相關知識,並以此作為她人生目標的新起點。

緯蓁分享自己面對求學困難時的克服方法就是多聽大學科系講座,並用學習歷程和他人競爭
展望未來,緯蓁期待能參與交換學生計畫或出國體驗,進一步拓展視野。她也鼓勵高中生多參加多元活動,透過探索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此外,她希望老師們能提供更多學習歷程的指導,支持學生發揮個人潛能,幫助更多像她一樣曾經迷茫的學生,找到自己的道路。

擔任兒少代表展現社會關懷
大仁科大 劉佾杰同學
畢業於五育高中照顧服務科的佾杰,意識到現今社會對男性護理師的需求不斷增加,且這樣的趨勢也與他的興趣不謀而合,於是以科技繁星方式進入了大仁科大護理系。而他的求學旅程,正是在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清晰認知下,逐步探索自我的過程。
高中時,佾杰就展現出對兒少議題的高度關注,他擔任南投縣兒少代表,積極推動兒少表意權,並關注生存與發展的議題,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讓兒少的聲音能夠被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聽見。這段經驗不僅提升了他的媒體識別、邏輯思辯與表達能力,還讓他了解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他分享到,擔任兒少代表讓他提升了自信與社會責任感,也讓他能更冷靜地面對、解決問題,為未來的學業與職涯打下堅實基礎。
高中時,佾杰就展現出對兒少議題的高度關注,他擔任南投縣兒少代表,積極推動兒少表意權,並關注生存與發展的議題,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讓兒少的聲音能夠被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聽見。這段經驗不僅提升了他的媒體識別、邏輯思辯與表達能力,還讓他了解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他分享到,擔任兒少代表讓他提升了自信與社會責任感,也讓他能更冷靜地面對、解決問題,為未來的學業與職涯打下堅實基礎。

佾杰提到自己參選兒少代表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為兒少發聲

佾杰分享擔任兒少代表增強了他的領導能力,也提高了社會責任感
「老師就是資訊的守門人。」佾杰建議老師在面對對社會議題、學生權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根據學生年齡調整方式。例如,小學生和國中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導與啟發,而高中生則可以給予更多的自主空間,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和探索,這樣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而有興趣的同學,則可以自行從網路搜尋資訊,但在接觸這些資訊時,要特別留意其中可能存在的爭議或不實內容,如果遇到不確定的資訊,可以試著自己分析、思考,或者向老師請教。
最後,佾杰也勉勵大家,無論是在學業還是生活中,都要勇於嘗試與探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最後,佾杰也勉勵大家,無論是在學業還是生活中,都要勇於嘗試與探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勇敢踏上製作動畫的自信之路
臺北藝大 陳儀芳同學
「考大學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了解自己是自信的前提。」這是儀芳在挑戰自我的旅程中對建立自信的深刻體悟。她以特殊選才的方式錄取北藝大動畫學系,現在不僅在學業上展現才華,還積極經營自媒體與繪圖帳號,也擔任外拍模特及家教老師,以實際行動探索多元學習的無限可能。
儀芳雖然認為自己「不聰明、家境普通」,但她的媽媽卻敏銳地察覺到儀芳對繪畫的熱愛及過人的天賦,便給予了她適性學習的機會,鼓勵她報考美術班,專注於學習美術作為一技之長。而在面對人生下一階段之時,儀芳決定結合自己的美術專業與對動畫的熱愛,立志考上第一志願——北藝大 動畫學系。
在特殊選才的過程中,儀芳體認到,想要獲得好的成果,除了自身的努力與熱忱之外,並不一定需要家境優渥或昂貴的補習,關鍵在於老師的鼓勵和適度的引導。在準備特選的過程中,學生很需要老師幫忙檢視作品集、協助模擬面試,而儀芳正是因為獲得了高中老師充分的幫助,讓她在追夢的路上得到了堅實的支持。她也特別提到,老師們若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情緒價值」——除了課業上的指導外,給予行動上的支持與關懷,就能更高效的幫助學生度過迷茫與困惑的階段。
儀芳雖然認為自己「不聰明、家境普通」,但她的媽媽卻敏銳地察覺到儀芳對繪畫的熱愛及過人的天賦,便給予了她適性學習的機會,鼓勵她報考美術班,專注於學習美術作為一技之長。而在面對人生下一階段之時,儀芳決定結合自己的美術專業與對動畫的熱愛,立志考上第一志願——北藝大 動畫學系。
在特殊選才的過程中,儀芳體認到,想要獲得好的成果,除了自身的努力與熱忱之外,並不一定需要家境優渥或昂貴的補習,關鍵在於老師的鼓勵和適度的引導。在準備特選的過程中,學生很需要老師幫忙檢視作品集、協助模擬面試,而儀芳正是因為獲得了高中老師充分的幫助,讓她在追夢的路上得到了堅實的支持。她也特別提到,老師們若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情緒價值」——除了課業上的指導外,給予行動上的支持與關懷,就能更高效的幫助學生度過迷茫與困惑的階段。

儀芳分享特殊選才最重要的就是學生需要主動爭取機會和資源

儀芳於 e-Peer 共學平臺上發布了準備特殊選才的相關歷程貼文

儀芳也曾在求學生涯過程中感到迷茫,但透過轉念下定決心繼續前行
「學說話讓我大幅成長。」在談到擔任 e-Peer 校園大使的經歷,儀芳表示在口語表達的培訓課程中,讓她對「自信」產生了新的理解。除了學習到如何善用技巧提升表達完整度之外,也在這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否真的擁有自信,都應勇敢嘗試表達與大膽包裝自己的想法。」這份勇氣,會隨著持續練習而內化為真正的自信,並且間接肯定自我價值。
然而儘管有了自信的幫襯,身為藝術生的儀芳,也曾經與同領域的同儕一般,因擔憂藝術行業的前景而陷入對未來的迷茫,甚至考慮轉讀其他學科以追求「穩定的未來」。但她深知自己不擅長學術科目,意識到既然每條道路都需要努力,為何不選擇自己熱愛的道路呢?
儀芳深信,只要心懷熱愛,勇敢前行,每個人都能走上屬於自己的自信之路。
然而儘管有了自信的幫襯,身為藝術生的儀芳,也曾經與同領域的同儕一般,因擔憂藝術行業的前景而陷入對未來的迷茫,甚至考慮轉讀其他學科以追求「穩定的未來」。但她深知自己不擅長學術科目,意識到既然每條道路都需要努力,為何不選擇自己熱愛的道路呢?
儀芳深信,只要心懷熱愛,勇敢前行,每個人都能走上屬於自己的自信之路。
Q1:身為動畫系的學生,面對 AI 時代的來臨會擔心自己被取代嗎?如何應對呢?
儀芳:我認為 AI 的到來並不會取代動畫相關的工作,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助力。現在北藝大已經開始將AI引入課程,讓我們學習如何使用 AI 技術輔助動畫製作,優化流程、減少人力成本、創作出更優質的作品。至於是否會被 AI 取代,其實取決於我們能否有效運用。我甚至在家教課時,也會使用 AI 來輔助備課,這正是將技術融入生活與工作的實際例子。
Q2:一直給自己很高的要求,在沒有達到時會覺得很痛苦,想請問要怎麼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
緯蓁:我以前也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但後來發現這樣的目標會讓自己陷入難以承受的壓力。建議在設定目標時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而不是一次將目標訂得過高。例如,目前的成績是 60 分,與其直接把目標定在 90 分,不如先調整到 70 分,達成後再逐步挑戰 80 分、90 分。這樣可以更容易看到進步,也能減少挫折感。
此外,當感到痛苦時,可以暫時放下執著,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調節一下壓力。
Q3:「老師」對你來說,是什麼角色?
佾杰:對我而言,老師是一個資訊的守門人與辨識者。在 AI 時代的背景下,資訊爆炸、真假難辨,許多同學可能無法分辨網路上的內容是否可靠,這時候老師的角色就很重要,能幫助學生篩選正確的資訊,還能教導他們如何辨別資訊的真偽,進一步引導學生養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Q4:很多家長會反對孩子學美術,會想給這些家長或有此困擾的學生什麼建議嗎?
儀芳:我身邊確實有許多同學很有藝術天賦,卻因為家長的反對無法繼續學習,我認為主因是家長的觀念差異。我建議與其強烈反抗,不如先選擇妥協,努力把學業做好,同時嘗試與家人溝通,讓他們了解你對未來的想法。不過,如果溝通無法奏效,也不要執著於改變別人的想法,而是學會取捨,在完成家人期望的同時,保留自己對藝術的熱情,找到能兼顧興趣與現實的方式。
Q5:你如何平衡學術學習與參加多元活動的時間?哪些種類的活動對你幫助最大?
緯蓁:在高二時我雖然參加了許多活動,但我會在課堂上專心聽講,並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多元活動我通常安排在假日參加,以避免因活動頻繁請假而影響課業成績。而台大杜鵑花節、政大包種茶節、成大單車節這類活動可以讓我探索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作為e-Peer校園大使,則可以累積豐富的活動經驗,大使的頭銜也成為我在大學面試時的亮點,有助於展示我的能力,是非常加分的經歷。
Q6:當自己的努力不被別人看好、不被理解時,你會怎麼面對?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呢?
儀芳:其實我過去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認為不被認同,可能來自他人的主觀偏見,也可能是環境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專注於自己的成長,不去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把這些質疑化為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我相信,只要持續進步,最終那些曾經不看好我的人也會被我的成果所折服。
Q7:選擇就讀不分系,有沒有遇到家人或是其他同學們感到不理解,是怎麼調適、面對的?
緯蓁:其實我爸媽對不分系的學習內容並不太了解,很多時候就連老師也不完全清楚,所以當我選擇這個科系時,面對了不少質疑,但我選擇耐心解釋不分系的學習方向,並向爸媽表達,我希望自己決定未來的路,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雖然家人有些疑慮,但我的老師、同學們都給了我許多正面的鼓勵支持。
同學對自我的了解與積極努力,是新生代的楷模。
陳老師惠來國小/國文、數學
今日同學來分享的內容十分精彩也非常的寫實,這些內容可以協助我們教師在教育的漫漫長路上能用更多元的視角及技術產出更臻完美的教學活動。
徐老師竹圍高中/體育
對年輕學子自我的評估、展現設定的目標及實現自我的能力感到驚豔,並分享了以學生角度的實用策略及需求。
楊老師星雲幼兒園/幼兒教育
這次活動讓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是各位分享者的真誠和熱情,了解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如何在各自的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勇於挑戰自我,成長為更自信的人。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激勵了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王老師東石國中/國文
學生朝自己的方向前進始終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羅老師湖口高中/商業經營
本篇文章及影像資料已獲得當事人同意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