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123123123
在主題演講中,慧治基金會廖群董事長分享「AI世代下的適性發展」,透過講解人工智慧的緣起,帶領與會者一步步了解AI技術的沿革。生成式人工智慧雖發展出對於各式情境的應用,卻也潛藏許多漏洞,如LLM(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有時並不清楚其生成表達的內容,而僅是拼湊語句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再者,使用者所選用的LLM會影響最終輸出的觀點,進而可能造成對某些事件的偏見,除此之外,AI雖然可以生成文章、音樂、圖像等等,但AI只能重複及拼湊使用者所輸入的資料,並不能達成意義上真正的原創,廖群:「如何打造一個可信任、負責任的AI服務是我們接下來的挑戰!」
而在演講中也特別提到AI助教在教學上的應用,除了可以初步過濾學生的問題外,老師也能透過觀察學生跟AI的互動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而在未來,如何與他人有效率地溝通表達也將成為老師應重視的教學重點。廖群特別提到AI是幫助思考而非取代思考,在教學上比起看結果,老師更需了解學生學習的過程,廖群也透過e-Peer共學平臺上的諸多功能,具體地舉出可以實際應用的方式。在AI世代下的學習更要著重於適性引導,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如:探究實作、批判性思考以及溝通表達能力,老師們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工具與方法,幫助學生自主發掘和探索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持續成長與發展。
在e-Peer共學平臺5.0的發表中,提到近四年多來平臺累積的使用者已超過160所高中職2,800位教師,引導超過24,600多位學生,應用e-Peer產出的學習歷程檔案也高達18,450多篇,從數據統計顯示,運用e-Peer共學平臺的學生產出學習歷程檔案高達75%,成效顯著。e-Peer共學平臺5.0針對整體介面及教師在學習圈中作業與班級管理上都進行了功能優化,並且對準教育部需求新增多項如SDGs等標籤分類,方便師生更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歷程,且提升優質貼文、學習歷程檔案被使用者看見的機會,強化共學與同儕影響力,為師生創造更完善且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T.R.I.P.適性教學實踐分享中,邀請到歷屆合心育苗計畫的教師,由LFT(臺灣領導未來協會Lead For Taiwan)的呂宥聖營運經理率先分享,開頭就提到「人與AI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具有觀點,而思辨教育正是引導學生將觀點表達出來」一語道出LFT的核心目標。呂宥聖也提到將e-Peer共學平臺運用到微課程後的改變,從前都是由紙本學習單去記錄,難以管理且效率不佳,開始使用e-Peer後記錄都改為電子化,老師可以善用個別化的回饋功能,提供給學生更加即時及精準的回饋,並更好的追蹤學生學習的狀況。
上騰工商曹玲玲老師提到,過往在帶班級製作學習歷程中會遇到學生較被動的情況,而慧治教育協會看見了城鄉教學資源差距的問題入校協助老師,帶領學生一步步透過e-Peer養成記錄的習慣,學生也從整個過程中建立自信心,並且最後透過記錄及反思豐富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
弘文高中劉襄誼老師分享到,在他的班級中學生分享到記錄的習慣有助於了解自己目前的進度,而透過e-Peer共學平臺的分享也激勵同學參與,甚至班上有同學自主參與e—Peer上的挑戰任務且拿到完成證書,且同學間也會在學習圈及貼文互動交流,落實了共學的概念。
基隆商工鄭璁華老師透過帶領學生參與競賽,幫助他們適性探索並累積經驗,但希望學生不是透過輸贏去衡量自己的人生,而是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且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達到目標的同時,也能學會享受這個成長的過程,成為活得更好、更自由的主體。
新店高中白佩宜老師分享師生如何共創學習歷程,首先老師需先設定好教學目標,當中包含知識、能力、態度,再透過分析解構去建構完整的教學模組,最後選用教學工具以及教學策略。而e-Peer教學工具可以幫助老師更有系統地呈現課程內容,也可以透過上架多元課程管理自己的線上課程庫,並讓學生能運用空檔時間去找尋這些資源自主學習,並將學習過程透過貼文記錄下來。老師認為最大的收穫是深度備課讓師生間多一點對話,在課程中適度留白,讓學生能夠有回顧及省思的空間。
年會下午場為第四屆金質歷程獎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邀請到十七位學生到現場分享自己製作學習歷程的心路歷程及成果。榮獲「金質大使獎」的新竹高中鍾詠亦同學分享到,當初參加eP校園大使的原因是因為參加金質歷程獎可獲得書審回饋,原先對於製作學習歷程沒有想法需要專業教授的建議因而報名參與,在過程中也透過e-Peer的引導精靈訓練了自己的文筆與表達能力之外,更認識全臺不同學校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脈,同時參與到了許多培訓課程,如:初級履歷撰寫、表達力課程等等,增加在學校學不到的能力。鍾同學也特別提到,校園大使在近期所舉辦的SDGs愛心行動營當中,運用上培訓中所學習到的能力,而自己也從被動接收到主動創造機會,視野變得更開闊。在製作學習歷程的過程中,鍾同學表示更認識自己,並且在報告以及簡報製作能力上也有所提升,感謝教授給的書審回饋,而在觀摩其他學生的作品中也逐步找到自己的特色,學會呈現更好的檔案。
另外,育仁高中的李佳宸同學以其在殯葬業職場中的經歷,榮獲「特殊題材獎」。他在分享中表示:「在禮體淨身的工作過程中,我把每一具大體和每一個故事留存在心裡。尊重每個職業,學習更多故事,小至一個微笑,大至一個人生體悟。」李同學深刻的分享也獲得書審老師及現場觀眾的高度評價。華南高商王世如校長也在發表會中強調,學校應鼓勵孩子們參加這類型的活動,並期望透過這些經歷,為學生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時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啟發。
e-Peer校園大使的分享環節中,張百閎同學及周緯蓁同學分享擔任校園大使期間最深刻的事情為籌辦「夢想起飛SDGs愛心行動營」,起初的動機是希望能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整個籌備的過程包含發想、發表、討論到製作企畫書,這當中也實際走訪台中霧峰課輔班洽談及確定課程內容,並開始招募校園大使來擔任營隊隊輔老師,最終招募到九位校園大使來共同執行營隊,執行企劃的當天也遇到一些突發狀況,如課輔班的小朋友英文能力跟預期的有落差,因此臨時調整了課程,從英文朗誦改為戲劇演出,最終也順利完成為活動創造許多美好的回憶。張百閎同學提到參加校園大使,每個月都會有培訓課程,其中撰寫企畫書的課程讓他受益良多,也實際應用在這次的營隊活動中,而周緯蓁同學也提到口語表達課讓自己更不害怕面對鏡頭及人群,兩位大使也在這次的分享中對下一屆的校園大使喊話,希望同學可以持續增廣見聞,增加自信,勇敢嘗試,只要去做就有機會成功。
在年會尾聲,特別邀請了此次參與活動的志工們上台受獎,為這次年會畫下了完美的句點。慧治教育協會秉持適性揚才的精神,相信只要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台,他們就能閃耀出屬於自己的光芒。而科技的發展已勢不可擋,在年會中的兩大核心精神「適性」,作為一個美好理想希望孩子們可以依循自己的天賦適性揚才,而「共學」則點出現今世代,學習並不能僅只發生在學生身上,而是師生都必須共同努力雙向交流的一條長路。這次年會的圓滿結束,也象徵著未來更多師生成長故事的開端。
測試用123123123